徵召更多顆熱誠的心與嶄新的技術來陪伴越來越老的台灣社會∼王東美理事長(第18屆理事長 111/11/19∼

  2023年春節前,我們終於等到防疫措施開放。學會在過去兩年挺過疫情、舉辦許多精彩的線上與實體繼續教育課程,並且成為衛福部部定專科,完成了複雜又辛苦的所有訓練機構書面審查,這都要感謝前任理監事會與專審委員會的超強行動力。去年年底感恩學會前輩們的支持,讓我有機會擔當學會理事長這個職務,重責大任必戮力以赴,但願能不愧於心。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報告,兩年內(2025年)我們就會面臨到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的現實。為了維繫老年人口的生活品質,口腔重建與照護的需求將更為增加,也需要更多專科醫師來服務增加的老年人口。長者們的口腔問題、除了有伴隨許多系統疾病與身體癒合能力變差需要考量之外,還需要考慮患者自身或家屬、看護的照護能力、以及如何以較少的治療時間與更舒適的治療程序來擬訂適切的治療計畫,而這正是贋復補綴專科的專業。老年口腔功能重建相關議題、以數位技術節省治療時間與增加治療時的患者舒適度、以及更細膩的跨科合作等等,都是本屆學會想要更深入探討的繼續教育內容。

  贋復補綴學內容博大精深,專科受訓的過程絕不輕鬆,也因此可能使年輕醫師們望而卻步。然而學會訓練機構內的師長們,個個都是身懷絕技等著大家去挖掘的知識寶藏。面對近幾年專科受訓人數略為減少的現象,我希望能帶領學會與更多年輕醫師交流,更加提升大家對贋復補綴專科訓練的興趣,將各個訓練機構中師長們的經驗傳承下去。也想對在成為專科醫師道路上努力前進的受訓醫師們說: It is never too late to be what you might have been. 辛苦收集病例與準備各式報告,絕對是鞏固自己所學知識留在腦中的最佳方法。所有受訓過程中的淚水與汗水,都是使自己更強大的養分。多問、多想、繼續堅持終能獲得甜美的果實。會員大會的專科授證舞台等著你喔!

 

承先啟後、開創新局∼潘裕華理事長(第17屆理事長 109/11/16∼111/11/18

  中華民國贋復牙科學會有著極為優良嚴謹的傳統,著實是始終堅持理想的標竿學會,本會自1989年創會,數十年來在詹兆祥、林子淮、蕭裕源、溫俊廣、洪昭民、林哲堂、王若松、葉聖威、洪純正、許榮仁、沈裕福、徐啟智、彭玉秋、傅立志與王震乾理事長們的卓越領導及各先進專家的培育下,建立了完善的專科醫師與訓練機構的審查制度,每年的專科醫師考試,逐步培養出在學識上及臨床操作上卓越的贋復補綴專科醫師,各訓練機構的定期審查與病例討論會,也讓各訓練機構及學員之間建立完好的良性競爭,進而逐步充實各訓練機構的設備、學術活動及人員培訓制度,同時也讓學會更加的成長茁壯。

  學會每年定期的繼續教育與國際學術研討會邀請海內外一流的講師,透過學術委員會事先良好的討論擘劃,每場學術活動皆有特定完整的主題,而讓與會者能夠醍醐灌頂、獲益良多,本會近年來的學術研討會場場爆滿、一票難求,這些都得歸功於本學會各委員會同仁及理監事的共同努力下才有的成果。

  在這贋復學會即將公告成為衛福部贋復補綴部定專科委託之學會的前夕,學會更應精益求精,未來的工作將會更加強化與各部定專科學會之間的聯繫,本會公共關係事務委員會的工作重點不僅要協助與海外各學會間的互動,更需要與國內其他學會有更頻繁的事務聯繫,學會有幸承攬衛福部贋復補綴部定專科醫師之訓練業務,如此重責大任,也仰賴未來即將新上任的各委員會主委及理監事更加費心,將學會多年來的良好傳統繼續傳承與發揚下去。

  放眼未來,學會即將迎接更多的挑戰,今年由於Covid-19疫情肆虐的關係,國內外的實體學術活動幾乎呈現停擺的狀態,我們有幸在國內疫情控制良好的情況下仍有舉行部份的實體學術活動,然而國外的疫情仍甚不穩定,面對一波一波再起的疫情,學會體認必當要有所應變,本會的學術委員會、資訊委員會與專科醫師審查委員會因應疫情的關係在繼續教育與病例討論會已使用了線上舉辦的方式,也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與迴響,相信在此氛圍之下,本會也能逐步建立完善的線上會議制度與規模,後疫情時代,面對未來的多變局勢,各委員會及理監事也需要更加努力以順應未來接踵而來的挑戰與變革。

 

傳承創新、服務分享∼王震乾理事長(第16屆理事長 107/11/18∼109/11/15

  網路流傳一則老王與鴿子的故事,老王心愛的賽鴿死了,傷心之餘幾經思考厚葬的方式,最後決定親自火葬,再把愛鴿的骨灰揮灑於大海。誰知那燒烤鴿子的香味,越聞越香,真的是 ~ 非常的香!故事的結局是…老王最後忍不住去超商,提了兩罐啤酒回來。讀者莞爾一笑之際,心中想必有更多的認同,「一個人或團體能夠堅持理想初衷,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確很不容易。但是中華民國贋復牙科學會多年來的努力做到了,也贏得大家的敬重。

  本會自1989年創會,30年來在詹兆祥、林子淮、蕭裕源、溫俊廣、洪昭民、林哲堂、王若松、葉聖威、洪純正、許榮仁、沈裕福、徐啟智、彭玉秋和傅立志理事長們的卓越領導,歷屆理、監事會與各委員會遵循本會「聯合贋復牙科學之專家學者,共同以進步之現代牙醫學為基礎,推展贋復牙科學之研究,提昇教學及醫療水準」的宗旨,攜手志同道合的贋復前輩同仁,長期務實的推動建立專科制度、與時俱進規劃機構的訓練課程、參與國際互動擴大視野、求取贋復專科的進步等任務,會務經營蒸蒸日上,會員持續增加,學會對專業領域和社會的貢獻是有目共睹。我們感恩前人種樹,接棒者理應傳承「熱情服務、無私分享」的傳統精神,繼續為守護贋復牙科學會的初衷勇往前行。

  現今數位科技發展正快速改變世人的生活,衝擊不同的專業領域,醫學和牙醫學教育、研究、醫療也無法自外,加上台灣和許多國家相似,人口結構少子高齡化的改變,因此贋復牙科學會也需要思考,如何傳承優良傳統,順應「數位化、智慧化、跨域化」的趨勢,以創新的思維和作法,因應未來的挑戰。除繼續維護,「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努力提供高齡族群牙科患者在安全、快速、精準和客制、溫暖、人性之間取得最佳平衡外,數位傳播當代的贋復新知與明智的行醫指引 (Digital dissemination of contemporary prosthodotic knowledge & sound practice guidelines ) 亦是當前大家刻不容緩的挑戰與任務:

1.即時更新和活潑化學會網站的功能和內容,促進與會員、外界之互動分享,企盼成為贋復牙科學自主學習和
終生學習的平台。
2.提供深入淺出的多元繼續教育課程,整合贋復會訊、期刊數位化,具體提升會員的獨立思考和臨床決策能力。
3.善用各專科醫師訓練機構,主導贋復專科訓練內容,以”Train the trainer”概念,培養更多的 ”
贋復專科醫師 Educators”,遍地開花擴大本會的專業和社會影響力,繼而鼓勵更多優秀會員接軌國際
活動。
   

贋復牙科學會會員們向以自律、嚴謹自豪,學會也以倫理、和諧傳統著名,感謝三十年來贋復精英前輩的無私分享為學會奠定了厚實基礎,值此數位牙醫科技衝擊之際,個人拋磚引玉提出些許淺見,衷心期望理、監事會與全體會員不吝貢獻智慧與支持,大家懷抱「愉快共學、服務分享」的態度,齊心為贋復牙科學會的永續經營,穩中求新地邁向下一個里程碑。

“Take no one’s word for it” 不隨他人之言 ---- 英國皇家學會 1660

 
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傅立志理事長(第15屆理事長 105/11/20∼107/11/17

  曾經問了年輕的學員為何參加贋復專科的受訓,有人說:「學習正確的方法」、有人說「肯定自己」、「受人肯定」、也有人說「把假牙做得美美的,看了就很高興」!

  彭玉秋理事長在2016會員大會致詞時說了一句話:「本會的本質是教育」!

  沒錯!翻開大會手冊中本會的章程第二條明白地寫著:「本會之宗旨為聯合贋復牙科學之專家學者,共同以進步之現代牙醫學為基礎,推展贋復牙科學之研究,提昇教學及醫療水準。」所以學會扮演著大學部教育後的終身教育部分,這是條綿綿傳承無止境的路,而且是共同攜手前進的大路,不管年輕或者資深,一同向前邁進。也就是詹兆祥主任說的:「被承認是專科醫師,不但你過去的努力和能力被認定,同時你被置於一進步的行列,與其共同進步,否則你的專科醫師資格與能力還是會消失」。

  學會成立28年來,在彭玉秋、徐啟智等理事長們的帶領及各位先進前輩共同堅持及努力下,建立了嚴謹的聲譽,也受到了各界的尊重與認定。過去28年見證了觀念、科技與材料的突破與進步,這些也被落實在學會的繼續教育、訓練機構訪視及雜誌與會訊的實質內涵中,大家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和樂融融!學會涵蓋的層面也從贋復的「回歸基本面」往外涵括了全口重建、植牙治療計畫擬定及贋復、顏面贋復及顳顎障礙等關係面,教導大家成為面面俱到的「口腔顏面功能美觀的設計師」!

  善用工具向來都是贋復牙科專科醫師的特長。時代進步的速度瞬息萬變,各式各樣的工具除了推陳出新外,應用層面也更多樣化,譬如利用顯微鏡,放大了我們的視野,看得清楚做得好。另外是資訊傳播的力量,那是一股無法阻擋的趨勢!因此除了臨床數位應用一條龍外,學會豐富的資訊也需藉數位傳播廣為散播。所以我們應該在嚴謹的基本面上歡迎更多熱心的人員參加,讓更多的人成為贋復牙科學之專家學者,學會的委員會盡量讓更多人參與,共同為學會的成長與教育的傳承奉獻心力。

  謝謝全體理監事及願意挺身而出協助委員會運作的主委及委員們!

  「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蘇格拉底  
  “Education is the kindling of a flame, not the filling of a vessel.” ─ Socrates

 

懷抱不變的價值、迎向巨變的年代∼彭玉秋理事長(第14屆理事長 103/11/22∼105/11/19

  在徐理事長和理監事們的努力之下,我們的學會渡過了豐收和美好的兩年,隨著去年十一月底在台北舉行的第九屆亞洲贋復學會雙年會成功落幕,我們學會所呈現的實力備受推崇,也為這一屆的幹部們樹立了典範。在如此的氛圍下,本人有幸接下了學會第十四屆理事長,著實倍感壓力,也讓我深深思考學會的未來如何能更上層樓。

  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發展,贋復學會已經是成熟而團結的學會,近年由於專科訓練的成果顯著,吸引許多年輕醫師投入了贋復牙科的臨床工作,會員人數已接近四百人,因此,我與各位理監事們將依循徐理事長的想法,繼續延攬年輕的專科醫師參與各個委員會,希望這股年輕的力量,為學會帶來動能與創意。

  其次是近年網路的無遠弗屆,對個人或社會影響甚巨,加強我們學會的網站內容或是結合社群網站的功能,為會員甚至非會員們提供更多贋復牙科的資訊,還有讓學會的訊息更快更直接的傳達給大家,也可讓會員的想法傳遞給學會,增加會員的參與和投入,也是我認為刻不容緩的事。

  專審制度、學術活動和學術期刊是呈現我們學會基本價值最重要的元素,傅立志醫師獲選為專審會主委,期待能加強訓練機構和潛在的訓練機構的溝通,讓專科訓練更完備與落實,繼續培育新一代的贋復人才。陳必綸醫師帶領的學術委員會,增加了不少新成員,將匯注新想法,提供更貼近臨床需要的、正確的贋復知識。而學術期刊繼續由蕭裕源教授領導編輯團隊,他們的嚴謹與努力讓期刊的學術水準有目共睹,現在更應該是大步向前的時候,但需要各訓練機構與會員或非會員們的大力支持與賜稿,讓期刊能穩健成長。

  張志麟醫師主導的出版委員會負責會訊的出版與網站的更新,工作將會非常吃重。法制委員會葉聖威主委也會就學會不合時宜的規章條文加以檢討。一般會員審查、財務、公共關係等委員會則分別由陳玫秀醫師、林秀娜醫師、及洪純正醫師出任。目前,各個委員會都已就緒並全面投入會務工作。

  適逢羊年到來,在此謹祝各位會員身體健康、事事如意,也祝福學會新年新氣象,在面對這巨變的年代,繼續向前邁進。


 
站穩腳步、向前邁進∼徐啟智理事長(第13屆理事長 101/12/15∼103/11/21

今年在大家的支持下接任學會理事長一職,我感到相當榮幸,非常謝謝大家給我一個為各位服務的機會。在牙科學會百花齊放的年代,經營學會是一門相當具挑戰性的任務,所幸學會在前幾任理事長任內,會務蓬勃發展,會內氣氛相處融洽,彼此之間分享專業學問,激勵精進,造就我們今天豐沛的能量, 這都要感謝大家無私的支持及參與。

贋復牙科學會是臺灣最有歷史,有著優良傳統及專業的牙科學會,贋復牙科的專業技術及製作應用,隨著科技及材料的發達日新月異,無論年輕、資深的贋復牙科醫師,積極進修吸取新知,都是維護專業所必需的事。在我任內,對於自己經營會務的期許是「站穩腳步,向前邁進」。

在會務發展上,我希望廣納年輕醫師參與學會事務、活動,期待在傳承知識、專業以及學問態度上,能讓我輩發揮更大的影響力,讓更多年輕醫師了解認同我們的堅持,並提升學會活動力及曝光度。

對現有會員的方針則是「加強聯繫」,期望利用各種管道增加與會員醫師的溝通與聯係,提升會員向心力。並且,希望將組織制度化,訂定會務人員薪資及管理辦法,讓會務人員在工作上有更加明確的規範。

在國際學術活動上,規劃籌辦「2014亞太贋復牙科雙年會」,期待在活動中,增加國際交流、學習長處、增進知識與技術、討論案例、發展友誼,為臺灣贋復牙科注進活水,提升競爭力,並且造福需要的人們。

當年創會理事長詹兆祥主任創立贋復學會是為了「求取贋復專科的進步,規劃訓練機構課程,與國際互動,建立專科制度」。二十多年來,方向從未改變,期待與大家一同努力,繼續大步前進。


 

工作計畫與展望∼沈裕福理事長(第12屆理事長 99/11/21∼101/11/24

很榮幸得到大家的支持來出任贋復牙科理事長一職,本學會有著優良之傳統, 歷任理事長於各方面都有非常傑出之表現,會內氣氛之融洽亦是大家所樂道,延續本會優良之傳統及傑出表現為必要達成之任務。現在國內各種以植牙及贋復之名學會林立,其素質參差不齊,但有部份學會之活動力很強,本會最近亦有不少年輕優秀之醫師通過本會專科醫師考試,成為本會之新血,在理監事及專審會之選舉上,或許無法全部將他們全數納入,但在各委員會應積極安排他們參與相關活動,以便他們之知名度能迅速打開,在未來能儘速參與本會之理監事會及專審會,以使本會之會務能迅速更新並充滿活力。

牙科界變遷如此之快,讓年輕醫師迅速加入並參與規劃本會之活動為當務之急,初期需要各位先進之幫忙及協助,但很快會看到本會新的活力及方向,在此亦積極規劃獎勵年輕之會員參與本會及AAP之學術發表使各階層都能迅速動起來。

近來關於ICP之本會名稱問題,幸有蕭教授及各位先進幫忙處理,目前尚在順利進行中,本會成為署定專科學會也是很快就必須面對的問題,這些重大問題在本會有經驗之先進幫忙下,必能順利進行。

希望在本任期,在各先進之幫忙及新血之加入能使得本會會務能有所創新且快速的發展。


現在與未來∼許榮仁理事長(第11屆理事長 97/11/15∼99/11/21

牙醫學會百花齊放,經營學會不易

近幾年非常多的,新的牙醫學會陸續成立,植牙,美容,經營管理,全口重建,牙周贋復,雷射等等。每一個新的學會都有他當初想要成立的高尚的目標。當然也有為了特定小眾,或特定商品而成立的學會!由於每一個學會創立的目的不同,成員也抱持著不同的想法,隨著時間的演變,有的學會愈來愈大,有的學會保持穩定前進的步伐,有的汲汲於小眾的需求,有的也堅守著理想勉力著維持。除非深入這個學會又有長久的參與,否則並不容易瞭解每一個學會經營的情況。

牙醫的專業養成,會留心長期的效果,例如長期觀察一個人,長期看一個學會,或機構的演變興衰,或者主其事的眾位理事或大老們,如何堅持或改變,而使這個學會走上不同的方向,對這個牙醫師團體,或許多人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這實在是很有趣的事!

所以在有影響力的團體裡,例如學會,例如機構,例如學校,例如公會做對的事,和把事情做對,有時要堅持,有時要抗爭,有時要得罪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個屬與台灣,有珍貴傳統與榮譽的學會

中華民國贋復牙科學會成立於1989年,由榮總,台大,北醫,高醫,長庚,中山,國防等各院校與醫學中心的贋復科(補綴科)所共同成立的,由於贋復科一向是最大科,所以當年的理事會幾乎涵括的各校的系主任。所以贋復學基本上是國內各教學醫院贋復或假牙專科的共同平台。

創會理事長及眾多老師,在成立贋復學會這件事上,深具遠見,我們看看前陽明牙醫學院院長,榮總牙科部詹兆祥主任在二十年紀念特刊上所說的,為什麼要創立贋復學會?

求取贋復專科的進步,規劃學校機構的訓練課程,與國際互助互動,建立專科制度。

詹主任又說:被承認是專科醫師,不但你過去的努力和能力被認定,同時你被置於一進步的行列,與其共同進步,否則你的專科醫師資格與能力還是會消失。

最後詹老大說:所說的這些是為與同仁共同努力與自省。

詹院長所說的這一段話,可以說涵蓋了過去二十年,贋復牙科學會所有努力的方向與爭議的標準!當然也是學會所認定專科醫師的意義!至於未來,或許會改變,或許新的一代對所謂專科醫師的意義和需要也不同。

學會的人

我於1993年擔任蕭裕源理事長的秘書長,開始參與學會的工作。同時林崇民醫師創立審美牙醫學會,我也加入了審美牙醫學會,在這兩個學會我認識了許多一生的好朋友,對我的人生與工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贋復學會的第一任,第二任秘書長是1985年從Boston回來,榮總的葉聖威醫師,詹主任在85年去Boston訪問,葉醫師擔任同學會長,吃飯時坐在詹主任旁邊,詹主任說:葉聖威,回來榮總吧!於是改變了一個十七歲單獨來臺灣的香港小孩,飄洋到美國,又回來台灣,一生的命運!第三任是楊子彰醫師,子彰也是一個人來臺灣,在中榮到總住院醫師,1988 到芝加哥西北大學,西北大學那時是美國五個branemark植牙中心之一,之後回台北榮總。第四任秘書長是本人,我在1986 去芝加哥Loyola,1989年回去台大擔任補綴科住院醫師,主治醫師,1993年自己開業,第五任是徐啟智醫師,啟智是Boston 的博士,那時是中山牙醫研究所的所長,之後是王震乾醫師,王醫師任職高醫,現在是高醫補綴科主任,再來是有資格擔任理事長的馬隆祥醫師擔任秘書長,馬醫師高醫畢業,自己開業,可是一個禮拜有好幾天在北醫,簡直就是專任老師!王若松醫師的秘書長陳健誌醫師,陳醫師台大研究所畢業,現任耕莘醫院贋復科主任,葉聖威的秘書長許郁彬醫師,是西雅圖華盛頓贋復研究所畢業,高醫洪純正的秘書長張軍堯是高醫博士班畢業,我的秘書長是陳正毅醫師,是瑞士蘇黎世大學牙醫學博士。

在1980年代,同一個世代的贋復專科醫師,較早的是榮總的梁廣庫醫師,之後有方景亮,林芬惠,陳中鼎,葉聖威,蔣子仿和施錫良醫師,他們大約早我兩三年,過世的朱劍南醫師和我同時,子彰慢我一年。另外還有以研究咬合學與顎肌症的蕭裕源,周孫隆,王若松,許明倫,毛泰康醫師。稍後還有林立德醫師,李士元醫師,現在都擔任學校重要職務,很可惜,他們兩位學會的參與比較少!另外還有在國外多年的陳明時醫師,後來陳醫師另外成立假牙醫學會,就比較少參與贋復學會的活動了!留日的醫師有北醫林哲堂院長,高醫的洪昭民,洪純正,王震乾醫師,也一直在學會負責重要的事務!留外的專科醫師後續回來,積極與學會的有彭玉秋醫師,傅立志醫師,陳玫秀醫師,潘裕華醫師,許郁彬醫師,陳正毅醫師,陳韻之醫師,陳雅怡醫師...

陽明牙醫學院院長詹兆祥院長是創會與第二屆理事長,林子淮院長是第二任理事長,之後是台大蕭裕源教授,中山醫學院溫俊廣教授,高醫大學洪昭民主任,北醫牙醫學院林哲堂院長,台大王若松主任,榮總葉聖威主任,高醫洪純正所長。現在是我!我們的前輩與老師對學會一直參與支持的如國防醫學院的葉慶林主任,石淦生主任,成大的洪朝和主任,中山的李英祥教授,國泰葉建武醫師,仁濟的簡肇欽主任,高醫李惠娥主任,王兆祥醫師,中榮總的鄭中孝主任、北醫的馬隆祥醫師,施永勳主任,陳玫秀主任。長庚系統的醫師在沈裕福醫師,黎肇國醫師的帶領下,林秀娜醫師,陳必綸醫師,潘裕華醫師,陳雅怡醫師這幾年也非常積極參與學會的各項事務。

學會的事務

贋復學會的每年例行工作包括學術委員會的兩次台北與高雄的再教育課程,與一次的大會。

專審會一年四次的聯合病例討論會,由各訓練機構輪流負責。每年五六月專科訓練機構的審查,兩次的專科醫師筆試與口試,六次的聯合理監事會,與兩年一次的亞洲贋復專科學會大會,與四期的會訊,一般會員資格審查,專科醫師資格更新審查,及各委員會的工作。

學會的年度最主要工作是訓練機構的審查專科醫師的口試以及學術活動的安排。以專科醫師甄審委員會為例,每兩年由所有專科醫師選出二十一位專科醫師甄審委員,基本上每一個訓練機構都會有一至兩位專科醫師出線,像這一屆,有台大蕭裕源教授,王若松主任,陽明許明倫主任,北榮葉聖威主任,楊子彰醫師,北醫林哲堂院長,北長庚沈裕福主任,陳雅怡醫師,陳必綸主任,潘裕華主任,林秀娜主任,中國傅立志主任,中山徐啟智教授,中榮鄭中孝主任,高醫洪純正所長,王震乾主任,奇美彭玉秋醫師,新光洪朝和醫師,張志麟醫師。大概每個禮拜六審查兩個機構,每一次大約有十位委員參與,有時達十幾位,審查兩年來該機構的病例討論會紀錄,傳統與當代文獻討論會紀錄,所有畢業學員的病例,二十個完整病例的模型,影像紀錄,學員面談,可以說是非常嚴格,每一項都分配專人審查,逐項記分。所有資料在之後的委員會攤開來討論,所以幾乎各個機構學校都想要看別人做的好不好再跟自己比較,所以幾個醫學中心也有被暫停或不通過或撤消的紀錄,可以想像當初大家為了制度,擱下面子和情理時,要承受多大的壓力吧!每一個訓練機構每一年收的學員有一定比例,而審查時,每一個畢業學員的完成病例影像與記錄都要齊全,而聯合病例討論和口試時,也就是檢驗各訓練機構的實力的時刻。今年的口試有接近四十位,通過率高達80%,畢業學員的水準越來愈高,真正的有生產力,是贋復學會有很高的凝聚力的原因之一吧!

學術委員會也盡量分配各校名額,而且也優先擔任講員的角色,這幾年擔任學術委員會主委與專科醫師審查主任委員的醫師,都是這幾年非常活躍的講師。

理監事會

贋復學會的理事今年增加到二十一位,監事七位,由全體會員選舉,每一個人分別有二十一票與七票,所以每一屆,在有限的名額下,當選的總是老面孔多,好的是大家仍然非常珍惜老師們的參與,或者像我們中生代的接棒,加上少數的新生代。缺點是學會新生代的優秀人才,進入理監事的速度比較慢!環顧現今的幾個專科學會,我們在一些行銷上是比較保守,也沒有學術性雜誌,人數也比較少,而且外界對我們入會限制較嚴,也頗有意見,但是,我們保持穩健的成長,今年人數已突破三百人,如果你問問看進入學會成為會員,或者專科醫師,幾乎每一個人都非常珍惜,而通過專科醫師的資格更是許多醫師努力的目標。而且幾乎每一位新進會員,都有很好的實力,而我們的專科醫師就是有資格訓練學生的老師!訓練一位好醫師,就造福了無數的病人,通過專科醫師資格表示你可以在訓練機擔任老師,所以與其放寬標準,不如提升水準而這些是老師輩們,長久努力的成果。我的想法是,只要老師們仍受到會員的支持,仍然持續的關心學會,持續擔任理監事,只是一個榮譽,真正做事情的是秘書長與各個委員會,重要是年輕的醫師進入專審會,學術委員會,之後再進入理事會,抉擇在於會員,

如果某個機構,或幾個機構聯合是可以改變理事會結構,時代在變,牙醫界在變,學會也是會變的!贋復學會的向心力與凝聚力,我認為是獨一無二的,我可以看到我們的工作倫理與榮譽感,已經被下一個世代承接認同,我認為專注的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建立團隊,培養領袖,財務健全,這幾點學會是做到了。

未來的發展

加強會員的服務

使用臉書與部落格使會員之間的溝通管道暢通,建立資料庫,例如文獻導讀,當代文獻介紹,書籍介紹,病例準備範例等,一般科醫師,或研究生也可以加入相關會員,取得使用資料庫權限!學會各訓練機構的資料很豐富,可以試著建立資訊分享平台。

會館的更新

現在的會館,是王若松理事長時代所購置的,最近有人來談都更,所以尚未定案,但可以重新裝潢,已經畫了幾個設計圖,可以成為一個小眾的教室,在學會辦一些手做課程,或座談會,餐會等。

入會的彈性

贋復學會的確是相對保守的,例如我們的審查,入會審查可以更加友善。例如採書審,再用學會的病例,來審查醫師的專科能力,仿照美國牙周病學會的方式,吸引更多優秀的一般科醫師來參加。專科部份,筆試現在已經改善多了,通過率超過七十%,希望會員可以來試試看,真的不難!口試的部份,對參加訓練機構的會員已比較容易,但是一般科進來的會員仍然困難,這個部份還要凝聚共識。

增加業務的考量

贋學會現在財務是比較好了,但秘書處的人手已經忙不過來,擴大秘書處的編制,才有辦法擴大業務範圍,不過,專注本業還是學會的重心,就是訓練機構的進步,帶動專科的進步與在牙醫界推廣贋復專科知識,應用與更。我們避免重複做別人可以做的事,例如學術雜誌。例如在植牙的領域,審美的領域,我們尊重現有其他學會的功能,保持合作的關係。不過在協同醫療,與各專科醫師學會的合作上,可以做更多的事!例如與其他學會聯合病例討論會,聯合演講。文獻整理的工作。

結語

學會可以做的事很多,但是開始一件新的業務,要先想想能否持續下去,每兩年更換理事長與理監事,每一個委員會都要更新。這也是業務不容易持續下去變動因素。成立專案小組也是可行的方式,例如這一屆的衛生署專科醫師認定小組召集人洪純正醫師,會館購置李英祥醫師,下一屆可以成立網路資訊建立小組,文獻資訊建立小組,例如口試指導小組,專門幫助會員準備口試等。

我擔任理事長的這兩年的重心一直放在,把既有的業務做的更精緻細膩,做好了既有業務,再朝新的方向,或擴大規模去做。對我而言,創新不是憑空去做,而是把原來的流程加以檢討,做的更好,感受到新業務的需求,對原有的業務是加分,我才去做。例如大會的規模,例如出版的品質,開會的品質,臉書,部落格,會館規劃,增加餐會等,多聚餐這件事很重要,像耶穌就是吃吃喝喝傳福音,例如最後的晚餐。藉著許許多多的聚餐,緩和了大家在爭論議題時的緊張關係,業務的推動更為流暢,學會的氣氛也很好,像出版委員會的聚餐,奇美張瑞忠主任,長庚蔡宗伯醫師,新光張志麟醫師,中國沈嬿文醫師,陽明洪振元醫師,台大何易醫師,加上葉聖威主委。許郁彬副主委,陳正毅秘書長,我,享受的美味的泰國菜,德國白酒,顯而易見的,他們每一個人不都是未來學會秘書長的可能人選嗎?

贋復專科醫師的訓練,是如何以戰略性的觀點與臨床,科學證據為基礎去推演最符合病人需求的治療策略,藉著細緻的執行能力去重建病人的健康,功能與美觀。成為一個專科醫師,不只要自己做得到,還要訓練學生成為專科醫師,所以成為贋復學會的專科醫師,就是被同儕認為你夠格!這是所有我們學會的專科醫師共同的榮譽,這個榮譽是自我要求,自我尊重,然後得到牙醫界的尊重,牙醫同仁們也願意認同,我認為才是贋復學會存在的意義。